近期,澳大利亚内政部官网一纸新政,彻底搅动全球移民圈——2025年7月1日起,技术移民申请人薪资必须达到“新收入门槛”或“市场工资水平”中的较高者!这一调整不仅将薪资标准与本地劳动力市场动态绑定,更释放出一个明确信号:澳洲移民政策已从“广纳人才”转向“精准筛选高价值精英”。面对步步攀升的门槛,留给普通申请人的时间窗口正在快速关闭……
信息来源:https://immi.homeaffairs.gov.au/
一、新政核心:薪资门槛全面挂钩市场工资,移民竞争进入“高薪时代”
根据澳大利亚内政部新公告,2025年7月1日起,技术移民申请人的年薪需满足以下两项中的较高者:
新收入门槛(Income Threshold)
年度市场工资水平(Annual Market Salary Rate, AMSR)
具体调整如下:
核心技能收入门槛(CSIT):从73,150澳元提升至76,515澳元(约合人民币36.8万元);
专业技能收入门槛(SSIT):从135,000澳元跃升至141,210澳元(约合人民币67.8万元);
临时技术移民门槛(TSMIT):同步上调至76,515澳元。
这意味着,即便你的薪资达到官方门槛,若低于同岗位的澳洲市场工资水平,申请仍可能被直接拒绝!以IT工程师为例,若职位市场工资为85,000澳元,而申请人年薪仅80,000澳元(虽高于CSIT),依然无法满足要求。
信息来源:https://immi.homeaffairs.gov.au/
二、 政策逻辑:保护本地就业,筛选“高附加值”人才
澳洲政府此次调整,剑指两大核心目标:
1. 平衡本地劳动力市场
新政将移民薪资与澳洲本土工资增长直接挂钩。数据显示,2023年澳洲全职员工平均周薪同比上涨4.6%,而移民薪资长期低于市场水平的现象,被认为挤压了本地人就业机会。动态调整机制下,移民薪酬需“随行就市”,确保与本地劳动力同步进化。
2. 构筑精英移民体系
政策制定者直言:“高薪是能力直接的过滤器。”通过阶梯式门槛设计,澳洲正将移民资源向高技能、高附加值领域倾斜。例如:
国家创新签证(NIV):替代此前的全球人才签证(GTI),年薪门槛从16.75万澳元提升至17.5万澳元(约人民币87万元);
雇主担保签证:中小型企业若无法提供竞争力薪资,可能直接丧失担保资质。
三、 历史趋势:配额缩减、门槛飙升,移民政策持续收紧
澳洲技术移民的“精英化”并非突然之举。以被NIV取代的全球人才签证(GTI)为例:
2019年:GTI启动,配额5000个,年薪门槛15.36万澳元;
2020-22财年:配额暴涨至15000个,吸引全球人才;
2023-24财年:配额骤减66%(仅5000个),年薪门槛升至16.75万澳元;
2024-25财年:GTI被NIV取代,门槛再创新高,年薪门槛升至17.5万澳元。
信息来源:https://www.fwc.gov.au/
数据不会说谎:
2020-2021财年:GTI批准率高达99%,近乎“来者不拒”;
2023-2024财年:批准率降至98.6%,拒签率从0.5%提升至1.4%(来源)。
四、 未来变数:大选在即,政策窗口期恐进一步压缩
更大的不确定性来自政治层面——2025年5月3日,澳大利亚将举行联邦议会选举。两大政党对移民政策的态度截然不同:
工党:主张移民推动经济,可能维持较高配额;
自由党:倾向限制移民数量,政策更为保守。
无论哪方胜选,新政府都将在6月30日前敲定2025-2026财年移民配额。历史经验表明,政策过渡期往往伴随“末班车红利”。例如,2020年工党上台后曾短暂放宽签证审批,而2022年自由党执政后迅速收紧标准。
五、行动指南:如何抓住窗口期?
1. 快速自测,锁定资格
若年薪已超17.5万澳元(NIV门槛),建议立即启动申请;
若薪资接近门槛,需评估所在行业市场工资水平,必要时通过升职、跳槽或补充成就材料(如专利、奖项)提升竞争力。
2. 优先选择“政策友好”签证
国家创新签证(NIV):无需语言、无需投资、一步到位拿绿卡,适合行业领军人才。
3. 搞定“隐性门槛”
材料审核更侧重“实际贡献”,需提前准备项目成果证明、行业推荐信等。
结语:移民的本质,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
澳洲技术移民政策的演变,本质是一场关于“人才价值”的精密计算。当全球精英纷纷涌入,政策收紧已成定局。对于仍在观望的申请人而言,2025年7月前的每一天,都是规避更高门槛的机会。